欢迎访问四川信息港  今天是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

“牛郎织女”要禁得住孩子质疑

据中国青年报报道,近年来不少小学生质疑教材里的牛郎织女故事,有的男生认为牛郎偷拿织女衣服还偷窥别人洗澡,放在现在要受到法律处罚;有的女生表示牛郎一无是处,织女不应该嫁给他……新一代吐槽老故事,到底孰是孰非?

“牛郎织女”被选入小学生教材,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。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不同的审美趣味,在传承过程中难免夹杂一些不健康的因素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戏曲改良运动,这个故事被确立为“劳动、爱情、反封建”的主题,牛郎也都以勤苦老实的形象示人。

经典作品应该有穿透时代的深邃价值引领,作为教材文本,更应该考虑到受众的年龄和理解能力,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。现在使用的教育部统编教材,保留了“牛郎偷窥织女洗澡,并偷走衣服借机搭讪”的情节。应该看到,这种行为在古代也为道德所不容;在现代社会,更与道德法治相悖。小学生敢于质疑“牛郎织女”故事,体现了可贵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。

孩子的质疑,值得教材编写者反思。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,一直是我们对待包括民间故事在内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原则。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,更有极为严格的标准。民间故事细节如有明显违背当代伦理和法律的、涉及低级趣味的,教育部门理应修改调整。就“牛郎织女”来说,偷窥织女洗澡并偷衣服的细节,可以说本来就是故事的瑕疵,违背常理,也无助于故事的主题表达,删改之后非但无损经典地位,反而能够使其更好地传播,扩大生命力和影响力。

孩子对“牛郎织女”的吐槽,也给家长和语文老师提出了新课题。如今孩子思想更为活跃开放,他们对古典作品、经典童话、民间故事都有新的理解和思考角度。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经典?在具体的陪读和教学情境中,怎样用分析和讨论填平问题的沟壑,把美好留下,把糟粕丢掉,考验家长和老师的智慧。

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必定还会传承下去,孩子的质疑就是传承的动力。只有听得进当代孩子的吐槽,学会与当代孩子对话,矫正“牛郎织女”的时代偏差,这些故事才能生生不息。

孟雅檀

牛郎织女小学生孩子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四川信息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